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唐銳 報道:初秋,自竹溪縣城南行三十五公里至匯灣鎮秦坪村口忽見群峰如屏,樹影覆路,秋老虎的燥熱至此陡然收束,只剩山氣沁人衣衫,停車沿小徑深入,水聲先于瀑影而至,初時似遠雷悶響,愈行愈疾,終成轟然巨鳴。飛瀑原是從山頂蓄水池傾瀉而下的,航拍視角最是駭人,但見白練自墨綠山脊猛然劈落似巨龍掙斷鎖鏈一頭撞入深潭。


崖壁經年累月被水汽浸染,生出斑駁青苔,倒為這剛猛之勢添了三分柔意。

近觀方知造化之奇,瀑水墜潭時激起的煙嵐,在日光下竟幻出數道小虹,浮游于水霧之間,游人多伸手欲攫,那彩光卻從指縫中溜走,唯留掌心一點濕涼。

崖側草木尤其豐茂,蕨類植物舒展如孔雀開屏,全是得了這永不間斷的甘露滋養。

有少年褪了鞋襪涉入淺灘,才踩幾步便冷得跳腳哇哇叫著退回岸上,老農在旁笑道“這水是山頂泉水沁出的,三伏天也浸不得久。”言畢指向瀑旁小徑,“上去有個觀景臺,看全景最好。”

那觀景臺原是借天然巨石鑿成,圍以鐵欄,登臺望瀑,只見水幕如活物般奔涌不息而潭水墨綠,深不見底,偶有山風挾水霧撲面,霎時清涼徹骨,教人暫忘塵世煩憂。

歸時見村婦挎籃采藥,籃中滿是魚腥草、夏枯草等“瀑邊長的草藥特別靈。”,她抓一把青翠遞來“水汽養著的,比山家種的藥性更足。”,忽有水滴隨風飄入脖頸,驚覺原是瀑水化成雨霧,已追人三里有余。

潭邊并無碑石題字,唯有水聲日復一日地轟鳴,當地人口中的“秦坪瀑布”四個字,原是山民們口耳相傳下來的,稚童蹲在潭邊石上,忽被瀑聲驚得縮回探向水面的手——這是自然偉力鐫刻的無字之碑,比任何人工標牌都更深刻地印在每個人心里。

( 責任編輯:徐玉 新聞報料:2729868 )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