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中峰鎮貢米基地,連片的稻海鋪向天際,青黃相間的穗子在風里輕晃,觀光小火車的專屬軌道嵌在稻海間正載著游客沿軌碾過田埂——鮮紅車廂像枚紅針,在綠緞般的稻浪里穿梭,車軌“哐當”聲裹著稻葉沙沙響,車行極慢,慢得能數清稻穗上的細芒,稻子將熟未熟,青黃雜糅,風一過便涌起連綿的波浪。


有孩童仰著頭,對著正在拍攝的無人機驚呼:“稻子在跑步!”滿車大人皆笑,唯獨老農頷首——他們知道這確是大地在呼吸。


航拍視角最是壯觀,小火車成了綠毯上爬行的紅甲蟲,身后是整飭如棋盤的連片貢田,那些田埂劃出的直線比尺子量過的還齊整,糧倉上“蒸蒸日上”四個大字,從高空看去,竟似蓋在綠卷上的鈐印。


車過處常有白鷺驚飛,它們原本在田埂上踱步,見車來便振翅而起,翅膀掠過低垂的稻穗,灑落幾聲鳴叫。有游客舉起手機追拍,卻總是慢半拍,只得悻悻錄些稻浪翻涌的影像。

田壟間散著勞作的農人,他們戴寬檐草帽,彎腰時便完全隱入稻叢,只剩草帽尖兒在綠浪里浮動,小火車經過時,偶爾有人直起身捶捶后腰與車上游客對視一眼,又沉默地沒入綠色之中。


車至終點,附近多有農家樂經營,村婦們蒸了家里留余的貢米,用一次性紙杯盛著請客品嘗,糯香混著熱氣氤氳開去,竟比任何吆喝都管用,總有人拎著米袋出來,嘟囔著:“比超市的香得多哩。”


暮色染黃稻穗時,小火車便歇了,農人騎著電動三輪車從田埂駛過,車斗里堆著剛拔的雜草,觀光棧道上亮起燈帶,照見田壟上新漆的標語:“竹溪貢米示范基地”,這八個字比稻浪更洶涌地漫進每個過客的眼里。

( 責任編輯:徐玉 新聞報料:2729868 )












